[2021-09-09 09:09] 瀏覽次數(shù):3014
來源:安徽省網(wǎng)上家長學校
感情困擾一直是青少年為之苦惱的常見心理問題。按照學校老師、家長、社會輿論以及同學們自己的想法,一般都是要以學業(yè)為重,用意志控制自己不要想入非非。然而,青少年尤其是升學壓力較大的中學生,他們當然知道要以學業(yè)為重,他們也是在用“意志”去控制自己不要“想入非非”,但問題是,他們?yōu)槭裁床荒芟肽?
一個人進入青春期以后,了解異性、接觸異性以至愛慕異性已成為內(nèi)心的一種渴望和需要,這是很自然和正常的,沒有這種渴望和需要反而是不正常的。因此當人對某一異性產(chǎn)生了強烈的愛慕之情時,強行壓抑是壓抑不下去的。
在心理學上,有一個重要的“定理”,壓抑和限制某一種心理欲求,很多時候反而起了一種強化的作用。如果我們要壓抑自己不去想某種事或某個人,結(jié)果反而適得其反,越不愿想就越去想,心理學家維納曾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,他讓一些參加實驗的學生千萬不能想到“白熊”,如果有誰不自覺地想到了“白熊”,則要按鈴并記錄在錄音機里。結(jié)果這些學生在短短的5分鐘內(nèi),平均有1分鐘是在專門想“白熊”的,這表明越禁止自己想什么,自己越偏偏不自覺地去想。
不要把“愛上一個人”這種事想得過于恐怖,很多時候,當我們過于強調(diào)和夸大某一事實的危害時,真正產(chǎn)生危害的后果已不在于事實本身,而是對之的恐懼焦慮。
所以,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應該讓自己對自己寬容些,比如允許自己每天抽空想想自己喜愛的人,或是在日記中抒發(fā)一下自己真摯的情感,讓自己獲得一種美好的體驗。一旦給這種“思戀”以一席合理之地,它就不會魂牽夢縈地時時攪得自己心神不寧了。
因此對于已陷入感情困擾的孩子,父母要因勢利導,善于使孩子“化愛情為力量”,使之成為一種對自己人生有益的“增力性情緒”,把精力集中放在提高自身的素質(zhì)上來,一旦自身的價值得以實現(xiàn),將來真愛的希望所實現(xiàn)的可能性也愈大,所以,善于把孩子愛情的苦惱轉(zhuǎn)化為奮進動力的家長,才是真正聰明的家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