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022-03-21 08:56] 瀏覽次數(shù):2976
來源:中國教師報 2022-03-09 作者:王懷玉
師生既是教育中的人,也是生活中的人。師生交往中,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很大影響。教師希望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,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。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建立有溫度的師生關(guān)系,助力學生健康成長。本期刊發(fā)廣東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實驗學校班主任王懷玉的第四篇文章——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良好的師生關(guān)系,可以讓學生更專注、更投入地學習,也可以讓學生更加自尊、自信、自強。教師對學生的接納、關(guān)心、信任與期許等情感態(tài)度,可以給學生安全感、愉悅感。同樣,學生對教師的尊重、信任與愛戴也能提升教師的職業(yè)幸福感。然而在日常教育生活中,師生關(guān)系往往“窄化”為簡單的工作關(guān)系,教師將自己定位為“知識的傳遞者”“學生學習與行為表現(xiàn)的督察者”,師生之間的交往、交流話題局限在單一的學習與行為的具體要求、溝通方面。這種缺少精神交流、缺乏心靈關(guān)懷的師生交往,必然帶來師生之間感情的疏離。教師因此無法走進學生內(nèi)心,難以了解學生真正的成長需求,導致教育難以走心,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。因此,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與學生建立有溫度的師生關(guān)系,助力學生健康成長。
在日常交往中傳遞理解與關(guān)懷。實際上,在師生交往中,學生通常是喜歡主動親近老師的。但老師往往因為忙于事務而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對學生的積極回應。當一名學生主動親近老師時,如果得到的不是積極回應而是敷衍應付,學生的心扉就會漸漸關(guān)閉,久而久之,師生之間的情感聯(lián)系就會越來越少。“老師是否喜歡我”“老師認為我怎么樣”常常是中小學生判斷自己能力和師生關(guān)系親疏的主要依據(jù),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態(tài)度、行為動機及日常的師生互動。學生生病時一句溫暖的問候,學生犯錯誤時一個寬容的微笑,學生畏懼時一個鼓勵的眼神,都會讓學生感受到師愛的溫暖。更重要的是,學生在這種師生互動中,不知不覺學會了同情、學會了快樂、學會了自信、學會了用心靈關(guān)懷他人。
日常交流中,師生之間真誠、友好的交往也有利于在班級營造健康、和諧的對話環(huán)境,帶動學生與學生之間、學生與學科教師之間展開積極、和諧的對話,從而慢慢習得人際交往能力。
在課堂學習中體現(xiàn)對話與理解。課堂是師生互動、溝通、交往的重要場所。在課堂教學中,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表現(xiàn)給予積極關(guān)注與情感回應,可以激發(fā)學生深度思考,營造多元對話空間,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。比如,課堂學習中,教師要有意設置不同梯度的問題,給不同學生發(fā)表見解的機會。對于在課堂上不夠?qū)W⒌膶W生,班主任應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,站在學生角度理解他們的某些行為表現(xiàn)。比如某個學生上課時表現(xiàn)不夠?qū)W?、神情恍惚,作為教師最需要關(guān)注和了解的應該是這個學生的情緒、情感出了什么問題,而不是“盯”著學生課堂上不認真聽講這一表現(xiàn)加以評判。經(jīng)過私下了解,假如這個孩子前一晚剛剛經(jīng)歷了父母吵架或者其他特殊情況,這時老師就應該理解學生課堂上的走神表現(xiàn),并及時疏導、真誠關(guān)切,而不是簡單的責備與批評。
在身體力行中傳遞平等與友善。研究表明:兒童從教師和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中學會怎樣對待他人,一個一貫對學生講話溫和并尊重學生的教師,班級里的學生更有可能講話溫和、彼此尊重,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。
師生既是教育中的人,也是生活中的人。師生交往中,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。我們希望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,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?,F(xiàn)實逼著我們重新認識自己、不斷完善自己,以滿足社會對我們的角色期待。
教師應在師生互動中積極調(diào)整自己的行為,同時應對學生的行為給予及時反饋,促進師生積極情感關(guān)系的建立。比如節(jié)日里,教師收到學生的祝???,應及時表達自己的感謝;在處理日常班級事務時,教師要傾聽不同學生的聲音,傳遞真誠與善意,公正對待每個學生。
師生間積極的情感交往更呼喚教師主動向?qū)W生表達關(guān)懷、傳遞真誠。在師生交往中,只有當教師把自己作為終身學習者,才敢于在學生面前展現(xiàn)真實的自己,才不會因為學生對自己提出建議而覺得有失尊嚴,相反教師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一面鏡子,虛心接受學生的建議與意見。這種積極的情感交往所形成的師生關(guān)系,不僅是一種例行公事的工作關(guān)系,而是一種彼此關(guān)心、相互理解、情意通達的“我和你”之間的親密關(guān)系。
(王懷玉,廣東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實驗學校語文教師兼班主任。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(yè)委員會理事,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,深圳市首屆、第二屆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。出版有《從班級到成長共同體》《班級管理新探》《小學班級特色活動設計與指導》等著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