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

      1. 當前位置:【新安中學首頁】>【德育園地】>【班主任園地
        作為教師,為什么我會對這些孩子無能為力?
          [2022-02-19 10:40]  瀏覽次數(shù):3262

        來源:中國教育報 2022-02-18 作者:董宇

        一名教師遲早都會意識到這一點:自己不是萬能的,甚至很多情況下是無能的,真的就有教不好的學生,即便使盡渾身解數(shù)!而當一位教師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無論如何努力,一個有著不良習慣的孩子依然故我時,當他面對的是一個看似終于改好了卻又一犯再犯的孩子時,這種無能為力的挫敗感會特別強烈,有時會讓自己懷疑是不是選錯了行。

        從教多年,一個認識也越來越清晰,對于孩子的全面成長,多數(shù)情況下父母才是起決定作用的人。雖然在有些節(jié)點上,教師也能起到一些關(guān)鍵性作用,比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幫助學生在某科的學習上開竅了,或者在教師的不斷激勵下,讓學生在某個時期內(nèi)樹立起上進心,或者引導學生樹立了遠大志向,等等。但總的來說,教師的作用更多是局部或短時間內(nèi)的,對學生的根本影響都是來自家庭。如果家庭的影響是負面的,比如家長就是那種放任型的家長、躺平的家長,教師再努力都無法取得太多成效,因為從家庭帶來的根本觀念就與教師的教育方向相悖??梢哉f,家庭教育對學生成長的作用才是全面和持久的,是底層和本質(zhì)的。

        多次經(jīng)歷“無能為力”的痛苦,有的教師會“皮”了,那些不能教的孩子,就算了,我教那些能教的;還有一些有責任感的教師會思索其他途徑,也就是研究與家長相互配合的可能性。但這些有責任感的教師常常也還是會遇到困難,首先,也是最大的問題,就是與家長在教育理念上有根本的分歧,教師無法說服家長,在這種情況下,教師教上五天,學生回家兩天,家長就能讓教師的教育化為烏有;其次,現(xiàn)在有部分家長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“重要性”,不知道自己的影響是本質(zhì)性和持久的,一味地把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推給教師,無論你如何誠意邀請他們加入到教育孩子的隊伍中來,承擔重要的教育角色,他們都只是表面應付一下,該不管還是不管;最后,家長和教師分工不明,誰更應該管哪些事沒有默契。

        對于只有家校分工不明這類問題的家長,個人感覺,孩子還是有救的,畢竟這是技術(shù)上的問題,大家可以坐下來談,好好分一下工。從個人的執(zhí)教經(jīng)驗看,在以下這些方面,教師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弱的,教師單槍匹馬無論如何努力都很難達到教育效果,家長在這些領(lǐng)域需要意識到自己的“重要性”。

        首先,對孩子最重要的是家庭環(huán)境,父母的觀念,或者說家風。家長好學、上進、友善是孩子最大的幸事,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。

        子女是父母的影子,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、長期和顯著的,塑造了孩子的個性、信仰和觀念,形成了孩子成長的基礎(chǔ),是孩子一生的底色。在這一點上,有很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。作為教師,我更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直接感受和經(jīng)驗,太多正面和負面的事例表明,那些整天無所用心、輕視知識、沒有上進心的家長,他們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就從根本上失去了說服力。反之,家長好學上進是對子女最富影響和實效的教育,這樣的家長,他們的興奮點不只在物質(zhì)上,不在庸俗的社會交往中,不在擺闊炫富上,而是以探索新知為樂趣,這種家庭培養(yǎng)出來的孩子往往自我標準高、能夠自主學習。父母在作出表率的同時,如果還能經(jīng)常和孩子一起研究生活中的實際問題,一起學習,一起思考,一起解決問題,那就更好了。同時,家長如果情感健康,精神振奮,生活態(tài)度端正,有遠大目標,有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,那真就是完美的家長,無論對孩子做人還是成才都是一個必要的基礎(chǔ)。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,雖然沒有多少知識,在學習中也不太能幫到孩子,但有一顆尊重知識的心,有正直向善的品格,家庭有積極向上的氛圍,他們的孩子依然也能非常優(yōu)秀??傊?,家庭氛圍和父母的觀念是孩子最根本的底色,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品行、習慣,如果從小發(fā)生較大的偏差,教師后天很難挽回。

        其次,個性化、家庭式的傾聽、交流與陪伴是教師無法替代的。長期觀察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家長經(jīng)常抽時間陪伴孩子,這樣的孩子會更自信、陽光,即使在學習和生活中偶爾會遇到一些波折,也都能很快走出來。而家長如果整天都在忙自己的事,很少陪孩子,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,缺失了父母的陪伴,這樣的孩子會內(nèi)向、膽小,做事缺乏勇氣,不敢嘗試新事物。孩子越小越需要陪伴,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需要安全感,他們的世界是需要溫暖、包容的,可琢磨的,如果這個世界用他們的小腦袋思考不清,對很多事想不明白,必須有自己最貼心的人可以詢問。甚至有時,他們太小,自己緊張、慌亂、恐懼,卻不知道是因為什么,也不知道如何向家長發(fā)問,家長還要察言觀色,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情緒的異常,跟他們聊天,找到他們情緒異常的原因并化解,告訴他們這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。還有些時候,孩子就是需要及時宣泄釋放情緒,這也是他們心理健康發(fā)展的需要。孩子從小長大,是一個逐漸融入社會的過程,小小的孩子單槍匹馬地闖入偌大的世界,身邊沒有一個能傾聽、探討的親人,沒有一個能述說自己苦惱和喜悅的親人,是多么可悲的事。當然,在與父母的交流中,他們還可以明辨是非、學習社會知識、增進了解與信任,更重要的是,他們在家庭生活中還要體會幸福感,這種幸福感大多來自與父母的交流,這種幸福體驗留存在心中,也是他們未來生活幸福的一個重要參照和追求目標。

        還有很多方面都是教師不能替代的,比如責任意識和勞動意識,更應該在家庭生活中培養(yǎng),很多孩子能夠熱愛勞動,是因為他們的勞動能夠給父母和家人帶來舒適和快樂,長期堅持就能變成一種習慣和意識。責任意識也一樣,我在班級中會有意培養(yǎng)孩子的責任意識,但孩子的責任感是參差不齊的,而且差別很大,班級生活對責任感的影響非常有限,我相信這種責任意識的差別應該是從家庭中帶出來的。其他一些品質(zhì),如意志力、公正心、公益心和心理承受力都需要在家庭中重點培養(yǎng)。

        家長——這是一個多么專業(yè)化的“工作”。而作為教師,我們是職業(yè)的教育工作者,雖然我們在孩子成長的很多方面都不能起決定性作用,但我們也應該做一些牽頭的工作,讓家長承擔起自己應承擔的責任。今天,讓人欣慰的是,不少家長都愿意配合學校,盡可能完成自己的教育責任,但也有一些家長缺乏這方面的意識、知識和意愿,這更需要在全社會加強這方面的宣傳,讓“家庭教育很重要、很專業(yè)”成為一種共識。

        (董宇 作者單位系遼寧省大連市第五中學)

        總訪問量:人次 總瀏覽量:26642人次 日均訪問:20593人次 今日訪問:3564人次 在線人數(shù):14032
  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(quán)所有 未經(jīng)書面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信息內(nèi)容、建立鏡像 網(wǎng)站備案號:皖I(lǐng)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(wǎng)站前置審批號:JXQZ382
         Copyright? 2003 www.ahxaz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(shù)支持: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(wǎng)
        郵編編碼:237151 辦公室:0564-2311115 教務處:0564-2315138
        欧洲美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,五月天 亚洲色图在线视频,久久精品36亚洲色,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
        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  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