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

      1. 當前位置:【新安中學首頁】>【教學教研】>【教育文摘
        致良知以涵養(yǎng)教師德性
          [2017-07-07 09:04]  瀏覽次數(shù):1650
        【字體:放大 正常 縮小】 【打印頁面】【關閉窗口

        致良知以涵養(yǎng)教師德性

        來源:中國教師報 2017-7-5

        作者:□ 任寶菊(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研究員)

        【教師豐滿學生的人生,同時也修行了自己的德性,知行合一,這也可以說是每一位教師的價值所在】

        致良知以涵養(yǎng)教師德性

         

        “致良知”是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重要思想,在他看來,“致”是行,“良知”是真善美之心念,“致良知”要做到“知行合一”??梢哉f,“致良知”是涵養(yǎng)教師德性的理念和路徑。

        “心即理”,是陽明學說的思想基礎。王陽明經(jīng)歷“龍場頓悟”,“始知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”。性,即心,即理,是世界宇宙人間之法則,一切盡在個人心中,“無心外之理,無心外之物”。

        在此認識基礎上,王陽明指出,知行是一體的,“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,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”“知行工夫,本不可離……真知即所以為行,不行不足謂之知”。

        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上述思想不僅是對自古以來“天人合一”思維特征的傳承和發(fā)展,也符合現(xiàn)代教育學說的認知理論。

        在“心即理”的認知基礎上,王陽明認為,在致良知方面,無賢愚之分,人人平等,人人可為,人人可成圣賢。只要能夠“致良知”,就是做到了知行合一,就是陽明“心學”的目標和宗旨。王陽明先生反復強調(diào):“不可以心外求仁,不可外心以求義?!?/p>

        “良知”從根本上講是道德自覺,是德性本體,是王陽明最大的追求和最高級的人生享受:良知是造化的精靈。

        修身齊家即“致良知”,是教師立身處世之根本,是師德之根本。簡單理解陽明“心學”,可以說就是自我修養(yǎng)之學,就是知行合一之學,就是致良知,“不假外求”之學。

        作為教師,要“學高為師,德高為范”,要有修養(yǎng)仁義禮智信之德,修養(yǎng)溫良恭儉讓之德,修養(yǎng)廉潔自律尊敬之德。有了這些德性,就有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,也才能夠具有“傳道、授業(yè)、解惑”的首要條件。

        教師也要堅守仁道與孝道,在胸懷仁愛之心教育學生時,其實也是在修養(yǎng)自己,從內(nèi)心發(fā)展人性。如此,教師既豐富了學生的人生,也修行了自己的德性,知行合一,是每位教師的價值所在?!吨袊處焾蟆?017年07月05日

  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  XJL編輯
        新安中學辦公室  發(fā)布

         

        總訪問量:人次 總瀏覽量:12918人次 日均訪問:20596人次 今日訪問:3564人次 在線人數(shù):11134
  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(quán)所有 未經(jīng)書面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信息內(nèi)容、建立鏡像 網(wǎng)站備案號:皖I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(wǎng)站前置審批號:JXQZ382
         Copyright? 2003 www.ahxaz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(shù)支持: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(wǎng)
        郵編編碼:237151 辦公室:0564-2311115 教務處:0564-2315138
        欧洲美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,五月天 亚洲色图在线视频,久久精品36亚洲色,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
        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  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