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

      1. 當前位置:【新安中學首頁】>【教學教研】>【教育文摘
        互聯(lián)網時代該如何推廣傳統(tǒng)文化
          [2018-04-26 09:11]  瀏覽次數:1381
        【字體:放大 正常 縮小】 【打印頁面】【關閉窗口

        互聯(lián)網時代該如何推廣傳統(tǒng)文化

        來源:光明日報 2018-04-25

         作者:方文山(著名作詞人)

          從開始創(chuàng)作至今,我大約有500首的歌詞作品,所謂中國風的歌曲大概只占總創(chuàng)作量的六分之一。但大家對我所創(chuàng)作的歌詞作品印象最深刻,或者最容易引起討論的恰恰是“中國風”創(chuàng)作。個人理解,大家對這六分之一的“中國風”作品的關注,是因為這些作品的調性很中國,有著濃郁的文化識別度,而這種文化識別度使之與其他流行音樂區(qū)隔開來,形成我個人的風格。

          什么是文化識別度呢?首先我們應該先來論述什么是文化。在我看來,文化就是某一個特定族群世代在一個自然的地理環(huán)境下共同生活所累積出來的相同的價值觀、生活習慣以及族群歸屬感跟信仰的認同,表現為語言、文字、飲食、服裝、節(jié)慶、建筑、信仰、藝術等形式,而藝術又細分為文學、戲劇、音樂、舞蹈、繪畫、雕塑、建筑和電影??偟膩碚f,一個民族及其社會共同價值觀的總和,稱之為文化。舉例來說,譬如我在《煙花易冷》中有三等:“容我再等,歷史轉身;等酒香醇;等你彈一曲古箏。”在《青花瓷》中有三惹:“簾外芭蕉惹驟雨,門環(huán)惹銅綠,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(zhèn)惹了你。”這里的“三等”“三惹”用的就是修辭學里的排比。這樣的歌詞文字一經翻譯,里面的詞性轉換,與擬人化、排比句所營造出的詞意美感將會盡失。一言蔽之,文化就是翻譯間流失的東西。

          那什么又是文化識別度呢?簡單地說,面臨某一個具備文化符號屬性的事物,不需要特別的文字和言語解釋,以一般人的生活經驗就可以判斷出這是什么文化屬性的東西,就叫識別度。以建筑舉例,建筑是城市的文化名片,無論是煙雨江南的徽派建筑、閩南式建筑、山西的平遙古城,還是日本的天守閣、歐洲的哥特式教堂、德國新天鵝堡……每個民族、地區(qū)都有自己的美學和文化土壤,這是多元文化的意義,豐富了我們的生活。而文字可以說是文明的開始,承載著知識的傳遞與族群間溝通的任務。相較于其他的文字系統(tǒng),漢字具有獨具一格的文化識別度,超越了時空、地域與方言,是中國人的靈魂。一塊兩千年前的石碑在中國出土,中學生就看得懂,全世界幾乎只有漢字有這個魅力。漢字千年不移的存在,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。

          互聯(lián)網時代是當今時代的重要特征?;ヂ?lián)網無遠弗屆無須特定地點,無須超大的空間,且具備機動立即的傳播特性,它是當下這個時空背景下推廣傳統(tǒng)文化非常重要的選擇。以前的傳統(tǒng)文化推廣,可能是一個書法展覽、一場古琴的演出,或者一出京劇的表演,這些都只能是點的效應。但互聯(lián)網具有整個面的優(yōu)勢,它的優(yōu)勢沒有任何載體可以比肩?;ヂ?lián)網的時代,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推廣力是驚人的,而且影響的層面非常廣泛。

          一個好的平臺,如果只是發(fā)表的渠道暢通,并不意味著好的傳播效果。所以,以何種形式包裝與推廣傳統(tǒng)文化,是當下的最大課題。多年前,我曾受邀到北京故宮講座,主辦方給我的題目是“如何讓年輕人親近傳統(tǒng)文化”。這個議題預設了年輕人不親近傳統(tǒng)文化。那么他們親近什么呢?他們親近通俗文化。電視、電影、戲劇、小說、游戲以及流行音樂,都是所謂的通俗文化。換言之,如果你想讓傳統(tǒng)文化獲得通俗且受眾層面廣泛的影響力,就可以用通俗的方法去推廣。譬如,我在籌備一部以書法為戲劇元素的網絡劇,借由通俗的戲劇張力與貼近現實生活的人物故事,帶出傳統(tǒng)書法的文化內涵與質感,用戲劇的手法來讓大家認同書法,讓觀眾從戲劇中重新發(fā)現書法的美,重新認識這人類文明史上獨一無二、最具文化識別度的漢字書法藝術,為這千古不移的書寫形式而感到自豪。

          使傳統(tǒng)文化用通俗的方法獲得廣泛的影響力,我認為這便是互聯(lián)網時代傳統(tǒng)文化重獲新生的途徑。

  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 XJL編輯
        新安中學辦公室  發(fā)布


        總訪問量:人次 總瀏覽量:11482人次 日均訪問:20592人次 今日訪問:3564人次 在線人數:5982
  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、建立鏡像 網站備案號:皖I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站前置審批號:JXQZ382
         Copyright? 2003 www.ahxaz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: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
        郵編編碼:237151 辦公室:0564-2311115 教務處:0564-2315138
        欧洲美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,五月天 亚洲色图在线视频,久久精品36亚洲色,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
        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  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