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

      1. 當前位置:【新安中學首頁】>【教學教研】>【教育文摘
        教材中“8年抗戰(zhàn)”將改為“14年抗戰(zhàn)”
          [2017-01-11 15:18]  瀏覽次數(shù):2841
        【字體:放大 正常 縮小】 【打印頁面】【關閉窗口

        教材中“8年抗戰(zhàn)”將改為“14年抗戰(zhàn)”

        來源:新京報  時間:2017-01-11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材中“8年抗戰(zhàn)”將改為“14年抗戰(zhàn)”
            教育部強調“九一八”事變后的14年抗戰(zhàn)歷史是前后貫通的整體;今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實

             近日,網(wǎng)傳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(fā)2017年1號函件《關于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“十四年抗戰(zhàn)”概念的函》。昨日上午,新京報記者從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了解到,這封函確由該司所發(fā),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實。
          兩個月前已要求教材落實該概念
          近日,一份署名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的《關于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“十四年抗戰(zhàn)”概念的函》在網(wǎng)絡流傳,文件表示,教材中要落實“十四年抗戰(zhàn)概念”的精神,教育部要求對各級各類教材進行修改,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實。
          文件中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,凡有“八年抗戰(zhàn)”字樣,改為“十四年抗戰(zhàn)”,并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,確保樹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戰(zhàn)概念。
          昨日上午,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向記者確認此事,工作人員表示,兩個月前已要求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教材落實該概念,目前已全面完成修改,2017年春季全國中小學生地方課程教材將全面落實。
          據(jù)新華社報道,教育部表示,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(zhàn)一律改為14年抗戰(zhàn),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,強調“九一八”事變后的14年抗戰(zhàn)歷史是前后貫通的整體,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(tǒng)、準確體現(xiàn)。教材修改要求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、所有相關學科、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。
          教材編寫體現(xiàn)國家觀點
          就教材的編改問題,記者采訪了教育部所屬的一家出版社的工作人員,其介紹了教材編寫和修改的大致流程。
          據(jù)介紹,目前中小學教材均是根據(jù)教育部頒發(fā)的大綱編寫,大綱起到規(guī)范教材觀點的作用,一旦國家在不同領域學科有了新的觀點和意見,就會通過大綱進行貫徹,讓教材通過修改發(fā)生變化,教材需要代表和體現(xiàn)國家觀點。
          在流程方面,教材編寫部門會組織大學教授、專家以及經驗豐富的中學教師,對教材進行編纂,之后交由教育部的專家委員會進行審查,簽署意見之后,教材才能公開發(fā)行使用。
          昨日下午,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基礎教育分社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,涉及抗戰(zhàn)題材的課程內容主要體現(xiàn)在新課標歷史教材八年級上冊,所以春季教材并不會影響,修改完成的版本也正在送審中。由于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新課標教材學科主要集中在理科方面,而這些學科不涉及抗戰(zhàn)內容,所以,該概念的改變并不影響其他學科教材的編寫。
          而湖南岳麓書社工作人員也表示,有關抗戰(zhàn)題材的課程內容主要涉及秋季教材,目前春季教材并不會受到影響。
          隨后,記者聯(lián)系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分社,工作人員回復稱,相關文件之前已下發(fā),出版社方面也做了前期準備工作,目前已進行修改,并不影響春季教材的發(fā)行。
          ■ 釋疑
          教材修改對理解抗戰(zhàn)有何意義?
          專家稱把東北軍民抗爭包括進來,有助于正確理解“全程抗戰(zhàn)”
          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、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經盛鴻表示,長期以來,“八年抗戰(zhàn)”這一說法在日常宣傳及諸多影視劇中由來已久,包括他自己,很多學者對此提出不同意見。他認為,“九一八事變”不僅標志著日本侵華戰(zhàn)爭的開始,也標志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者的開始,東北軍民對抗日戰(zhàn)爭的巨大付出應該得到重視。
          經盛鴻表示,“十四年抗戰(zhàn)”這一說法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曾出現(xiàn)過,東北書店就曾出版過《十四年抗戰(zhàn)史》。此次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“十四年抗戰(zhàn)”說法,意味著從國家層面承認了這一概念,有助于中小學生更全面理解抗日戰(zhàn)爭的整個歷史。
         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、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認為,此前習慣“八年抗戰(zhàn)”的說法,是指從1937年“七七事變”開始的“全面抗戰(zhàn)”,不再局限于東北。現(xiàn)在,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“十四年抗戰(zhàn)”概念,是將“七七事變”之前東北軍民的抗爭也包含在“抗日戰(zhàn)爭”這一歷史概念中。
          劉江永還認為,修改之后,還需要在教學及公眾的理解中厘清一個概念,即“十四年抗戰(zhàn)”應稱為“全程抗戰(zhàn)”,這樣可以將“九一八事變”“七七事變”這些歷史概念連貫起來,不再局限于此前的“八年抗戰(zhàn)”“全面抗戰(zhàn)”。
          此舉對歷史教學有何影響?
          專家認為各種歷史事件復雜紛呈,將對歷史教學提出新要求
         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翠微學校高中歷史教師曹立志介紹,史學界的一般觀點都認為“九一八事變”是日本侵華戰(zhàn)爭的開始,在2007年以前的舊課標中,這一點是得到突出的。“包括九一八事變、偽滿洲國成立、華北事變都是課標要求內容。”這樣,從九一八事變至七七事變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歷史線索,有助于學生理解抗日戰(zhàn)爭的完整歷程。
          不過,自2007年新課標施行后,人教版(必修一)高三歷史課本對九一八事變至七七事變之間的歷史進行了弱化,“九一八事變僅有兩行字的描述,其他事件都屬于小字閱讀內容,不要求掌握”。曹立志認為,這樣的課本內容使抗日戰(zhàn)爭的信息顯得有些“支離破碎”,不利于學生了解歷史脈絡。
          針對這次教育部的修改要求“八年抗戰(zhàn)”改為“十四年抗戰(zhàn)”,曹立志理解為是突出“九一八事變”的歷史意義,有助于學生理解日本侵華歷史的完整線索。
          不過,這一修改也將對歷史教學提出新的要求。曹立志認為,要求學生掌握的東西多了,教師教學的量也有可能要增加。此外,從九一八事變至七七事變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非常復雜的時期,各種歷史事件復雜紛呈,如何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
          新京報記者 盧通 王巍 實習生 陳維城
          ■ 鏈接
          中國抗日戰(zhàn)爭大事年表
          ●1931年9月18日
          日本關東軍蓄意炸毀沈陽郊外柳條湖附近鐵路,并栽贓給中國軍隊,炮轟中國軍隊駐地,挑起九一八事變。
          ●1937年7月7日夜
          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向中國軍隊發(fā)起進攻,中國守軍奮起抵抗。抗日戰(zhàn)爭全面爆發(fā)。
          ●1945年8月15日
          日本天皇裕仁以發(fā)布《終戰(zhàn)詔書》的形式,宣布接受《波茨坦公告》。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取得最終勝利。 (根據(jù)公開資料整理)

  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 XJL編輯
        新安中學辦公室  發(fā)布

        總訪問量:人次 總瀏覽量:23891人次 日均訪問:20592人次 今日訪問:3564人次 在線人數(shù):13476
  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、建立鏡像 網(wǎng)站備案號:皖I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(wǎng)站前置審批號:JXQZ382
         Copyright? 2003 www.ahxaz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: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(wǎng)
        郵編編碼:237151 辦公室:0564-2311115 教務處:0564-2315138
        欧洲美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,五月天 亚洲色图在线视频,久久精品36亚洲色,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
        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  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