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

      1. 當前位置:【新安中學首頁】>【教學教研】>【教育文摘
        激勵孩子慎用簡單的物質獎勵
          [2023-01-08 09:14]  瀏覽次數:1603
        【字體:放大 正常 縮小】 【打印頁面】【關閉窗口

        來源:中國教育報  2023-01-05  作者:謝春風

        2023年元旦,河南省鄭州市一位家長因孩子學習認真、考試成績好而給予一項特殊獎勵:“給他60秒,在超市隨便買!”愛吃且單純的孩子很開心,享受了一次快樂的消費。結賬時只花了不到300元,父子皆大歡喜。

        此事在網絡引起熱議。這位父親的做法合適嗎?這種物質獎勵法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嗎?這位父親的做法值得提倡嗎?以上追問的本質是,成人如何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天性?父母和老師如何以科學合理的方式激勵學生?

        兒童的成長往往需要表揚和激勵,包括適度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。從一般意義上講,這位父親的物質獎勵法并不少見,也符合人之常情,沒必要對其進行所謂的道德綁架和教育批判。實際上,很多父母對孩子學習態(tài)度和成績的物質獎勵,遠遠大于這位父親。物質獎勵法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“教育法寶”,但這種激勵如果變得簡單化、片面化和奢侈化,額度和頻次不斷加碼,最終有可能成為反教育行為,無助于孩子積極“三觀”的建立。

        激勵必須建立在對孩子成長需求的正確理解和尊重上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,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,具有多種動機和需要,包括生理需要、安全需要、愛與歸屬的需要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。當人的低層次需求被滿足之后,會轉而尋求實現更高層次的需要。其中,自我實現的需要最終導向完美人格的塑造,高峰體驗代表了人的這種最佳狀態(tài)。借助以上理論,我們可以發(fā)現,這位父親的物質獎勵法只是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孩子的基礎需要,是一種快餐式的即時物質滿足。孩子高層次的愛與歸屬的需要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,追求真善美和完美人格的需要,還有待被發(fā)現、被喚醒。如果我們僅僅滿足于對孩子的簡單物質獎勵,可能會阻礙孩子向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進發(fā)。

        為此,每位家長和老師都應有所反思,要以兒童為中心,研究、了解和理解兒童的成長需求特點,保護好他們的天性,尊重和把握兒童成長的階段性和需求的豐富性、層次性,少使用簡單化、功利化的教育方式。

        激勵孩子還要處理好精神與物質的平衡,盡量以精神激勵為主,物質激勵為輔。這兩種激勵都要適度,防止一味拔高獎勵等級。父母要敬畏孩子成長的復雜性,擔起自己的教育責任,特別需要警惕單純物質獎勵的弊端和膚淺表揚的潛在危害。激勵法雖好,一旦用錯,后果很嚴重。

        對教育者而言,要善于和孩子對話,建立起基于教學相長的友好對話關系,形成互尊、信賴、平等、友善和激勵的教育對話文化和實踐機制。父母要彎下腰來傾聽孩子的聲音。激勵孩子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施舍,而是點亮他們心靈的燈火,喚醒他們的精神自覺。孩子需要在激勵和表揚中長大,只有科學激勵、及時表揚,孩子才能插上騰飛的翅膀。

        (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、研究員)

        總訪問量:人次 總瀏覽量:1643人次 日均訪問:20594人次 今日訪問:3564人次 在線人數:1297
  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、建立鏡像 網站備案號:皖I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站前置審批號:JXQZ382
         Copyright? 2003 www.ahxaz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: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
        郵編編碼:237151 辦公室:0564-2311115 教務處:0564-2315138
        欧洲美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,五月天 亚洲色图在线视频,久久精品36亚洲色,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
        <source id="lnjex"></source>

          <strike id="lnjex"><table id="lnjex"></table></strike>